深圳市华尚智造家具有限公司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 0755-82879260 13924623840

新闻中心

返回列表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常见问题

返回列表 返回
列表

如何判断办公家具在环保性能方面的隐藏差距?

判断办公家具在环保性能方面的 “隐藏差距”,核心在于穿透表面宣传(如 “环保材料”“零甲醛” 等话术),从认证真实性、材料本质、工艺细节、检测报告、使用表现等多个维度挖掘潜在问题。这些差距往往隐藏在 “合规” 的表象下,需要通过针对性的验证和观察来识别,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 

一、从 “认证与标识” 的真实性切入,识破 “伪环保”

很多办公家具会通过贴标签、印标语宣称 “环保认证”,但部分认证可能是伪造、过期或与产品不匹配的,这是最常见的隐藏差距。需重点验证:

 

  • 认证的有效性
    国内权威认证(如 “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” 即十环认证)、国际认证(如 GREENGUARD(针对化学释放物)、FSC(针对木材可持续性)、OEKO-TEX(针对纺织品)等)均有官方查询渠道。例如,十环认证可通过 “中国环境标志网” 输入产品型号或企业名称查询,若查询不到或认证已过期,则可能存在虚假宣传。
    需警惕 “山寨认证”:如非官方机构颁发的 “绿色产品”“环保推荐” 等标识,无统一查询平台,多为企业自封。

  • 认证范围与产品匹配度
    部分企业可能用 “某一款产品的认证” 覆盖全系列,或用 “原材料认证” 替代成品认证。例如,宣称 “木材符合 FSC 认证”,但成品家具的胶黏剂、涂料可能含高毒物质 —— 需确认认证是否针对 “成品家具”,而非单一原材料。

001-1 13

二、深挖 “材料本质”,识别隐性有害物质

材料是环保性能的核心,但很多 “环保材料” 的宣称背后可能存在猫腻:

 

  • 板材的 “环保等级” 陷阱
    标称 “E0 级”“ENF 级”(国内最高环保等级)的人造板(如刨花板、密度板),可能存在 “送检样品达标,批量生产超标” 的情况。关键看胶黏剂:劣质板材会使用含甲醛的脲醛树脂胶,而环保板材应采用 MDI 胶(无甲醛)或低醛胶。可要求办公家具定制厂家提供板材的 “胶黏剂类型说明”,或通过专业检测机构检测板材的甲醛释放量(ENF 级要求≤0.025mg/m³,E0 级≤0.050mg/m³)。

  • 表面处理与辅料的隐藏风险
    家具表面的涂料、贴膜、封边条可能隐藏有害物质:

    • 涂料:劣质油漆含高 VOC(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、重金属(铅、铬等),宣称 “水性漆” 但实际混合溶剂型漆,可通过查看涂料的环保检测报告(如 VOC 含量≤100g/L 为低 VOC)判断;
    • 封边:封边不严密会导致人造板内甲醛持续释放,需观察封边是否平整、无开裂,用手触摸是否有毛刺(劣质封边工艺易脱落);
    • 布艺 / 皮革:办公椅的面料可能含甲醛、偶氮染料(致癌),需查看是否有 OEKO-TEX Standard 100 认证(针对纺织品安全性)。

 

三、警惕 “工艺透明度” 缺失,隐藏生产环节的环保漏洞

生产工艺的环保性(如废水、废气处理)虽不直接影响使用中的有害物质释放,但会导致 “全生命周期环保差距”(生产过程污染环境),且间接反映企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:

 

  • 通过 “生产资质” 侧面验证
    要求办公家具定制厂家提供《排污许可证》《环保验收报告》,查看其生产基地是否配备废水、废气处理设施(如 VOC 回收装置、污水处理系统)。若办公家具定制厂家无法提供,可能存在生产过程中偷排污染物的情况,其产品也可能因工艺粗糙导致环保性能不稳定。

  • 询问 “废料处理方式”
    环保企业会对生产废料(如木屑、边角料)进行回收再利用(如制成刨花板),而劣质办公家具定制厂家可能随意丢弃,间接反映其环保管理的缺失 —— 这类企业的产品在材料筛选、工艺控制上也更可能松懈。

 

四、细看 “检测报告”,避免 “报告与产品脱节”

检测报告是环保性能的直接证明,但隐藏差距常出现在报告的 “细节盲区”:

 

  • 报告的 “时效性” 与 “针对性”
    检测报告需在 1 年内(部分认证要求 6 个月内)才有效,且必须针对 “同款产品”(型号、批次与实际采购产品一致)。若报告标注 “仅对来样负责” 且未注明批次,可能存在 “送检样品与批量产品不一致” 的问题。

  • 检测项目的 “完整性”
    合格的环保检测应包含关键项目:

    • 化学物质:甲醛、苯系物、重金属(可溶性铅、镉等)、VOC 总量;
    • 生物安全性:防霉、抗菌剂是否含违禁成分(如三氯生);
      若报告仅检测 “甲醛” 一项,忽略其他有害物质,则可能隐藏其他风险(如 VOC 超标)。

001-1 14

五、通过 “使用体验” 辅助判断,捕捉隐性释放

即使前期宣传和报告都 “合格”,实际使用中的表现仍可能暴露隐藏差距:

 

  • 异味与刺激性
    新家具若有强烈刺鼻气味(如酸味、油漆味),且通风 1-2 周后仍未消散,可能暗示甲醛、VOC 等有害物质持续释放(环保家具的异味应轻微且短时间内消散)。可借助家用甲醛检测仪(需选择经过计量认证的型号)初步检测,或委托 CMA 机构进行室内空气检测(关闭门窗 12 小时后,甲醛浓度应≤0.08mg/m³)。

  • 耐用性与环保的关联性
    环保性能差的家具往往伴随耐用性不足:如板材易变形、封边脱落、面料起球 —— 这意味着材料本身质量差(如回收料过多),且可能因频繁更换增加资源消耗,形成 “隐性环保负债”。

 

总结:核心逻辑是 “穿透表象,验证细节”

判断环保性能的隐藏差距,本质是从 “宣称→认证→材料→工艺→检测→使用” 全链条验证,拒绝 “只看标签不看实质”。对于重要采购,建议:

 

  1. 优先选择有知名品牌背书、公开环保信息(如官网披露生产工艺、检测报告)的办公家具定制厂家;
  2. 对关键指标(如甲醛、VOC)进行抽样送检(委托 CMA 资质机构);
  3. 保留采购合同中关于环保性能的条款(如超标可退换),降低风险。
免费报价
×